CHEN

杭州之江路隧道贯通,广厦杭构助力“隧”越千年文脉

Time:2025-10-14

隧道之内,钢铁巨龙穿行而过;文物之间,千年古塔安然无恙。之江路隧道工程的全线贯通,背后是建设者们对毫米级精度的执着,以及广厦杭构对管片质量的坚守。


a205b032c3f1e29f8040bf23838c5428.jpg


9月30日,被誉为“全国市政隧道穿越国家级文保单位数量之最、实施难度之最、保护要求之最”的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(之浦路—复兴路)全线贯通。

这项工程集输水管廊、交通隧道、道路整治于一体,全长6.3公里,其中隧道部分长5.6公里。作为连接钱塘江与西湖景区的重要纽带,该工程对优化之江路沿线交通组织、提升杭州城市基础设施能级具有重要意义。

工程奇迹

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是浙江省“千项万亿”项目之一。

该工程主线盾构隧道需连续穿越中河、白塔、钱塘江大桥、六和塔、之江大学旧址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15552b20e92f3943930ef9530ccc4007.jpg


在杭州千年文脉的“神经末梢”上穿针引线,施工团队以毫米级的极致精度,成功完成了这一高难度任务。


文物保护的挑战

整个工程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,文物影响范围内涉及石英砂岩、粉砂岩、粉砂、黏土等15种不同的岩土层,强度从1兆帕到102.8兆帕不等。

白塔段是最“硬”的一段,石英含量高达95%,负责工程地质勘查的高级工程师熊鑫形容:“这个硬度相当于家里使用的磨刀石”。

在穿越白塔时,团队选取了0.2毫米/秒的振动预警值作为白塔保护的核心指标。


f5b9e8ba30382beb5a5d9982c101565f.jpg


负责白塔监测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杨玉龙解释:“塔尖位置控制在0.2毫米/秒,大概意味着一杯水放在边上,产生的是肉眼基本上看不出的细微波动”。

团队甚至规定,只要测到4级及以上风,就停止掘进。如此严格的控制标准,在国内工程施工中实属罕见。


b9ac5617f974159fecd13bbec173e2b1.jpg


广厦杭构的贡献

在这场“隧”越千年的工程奇迹背后,广厦旗下杭构·建工建材公司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。

该公司共为之江路项目供应外径14.5米、11.3米的盾构管片超1400环,混凝土逾7万立方米。

其中14.5米大直径盾构管片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,抗渗等级P12,每环管片由10片组成,单环盾构管片混凝土量超53立方米,是杭构·建工建材公司迄今生产的最大直径管片。

这些管片不仅是杭构·建工建材公司生产的管片之最,也是目前杭州市场上市政使用的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。


0db9f7fe0fa52f44603480c570bcf7cb.jpg


技术保障

面对高标准要求,广厦杭构·建工建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自主研创的《基于模态参数控制的混凝土管片一体化成型工法》要点把控生产工序。

在砂、石、水泥等原材料的选择上,好中选优;在钢筋下料、焊接、制作上,全面细致;在混凝土浇筑、振捣、抹面、收光上,精益求精。

由于隧道掘进需紧邻众多保护文物、地铁隧道等建筑,且硬质土、软质土交叉等复杂施工条件造成施工难度大,现场掘进慢,公司提前在厂区采用覆盖、浇水保湿等系列成品保护措施,确保成品管片的良好质量。


b8e8cc4bf3171b204f5ecea296b142e0.jpg


工程意义

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的建成,对优化之江路沿线交通组织,提升杭州城市基础设施能级、打造沿江立体交通路网和水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。

之江路建成后,通行能力预计提升1.5倍。

此外,藏在隧道底下的输水管廊也将发挥作用。

管廊内敷设有原水管和清水管,新建的原水管将与现有的原水管形成“双重保障”,更好地保障南星水厂、清泰水厂、赤山埠水厂的原水供应。


从2022年7月30日到2025年9月30日,1156个日日夜夜,之江路隧道工程的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,在杭州千年文脉下成功完成了一场“地下芭蕾”。

红色横幅在洞门口高高挂起,建设者们喜悦的欢呼声回荡在隧道中。

随着隧道内附属结构、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等工作的持续推进,预计到今年年底,这条连接西湖景区与钱塘江的重要纽带将正式通车。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