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7日下午,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,广厦控股集团总部党支部组织党员们,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建活动,迎接党的104岁生日。他们的足迹,踏入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和毛泽东视察小营巷纪念馆这两处“红色摇篮”。
追寻星火之源,感悟红色根脉
位于小营巷61号的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,是浙江红色革命的起点。走进这座建筑面积达1270平方米的纪念馆,党员们仿佛穿越回1922年9月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。
在“星火钱塘”展厅,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历史性时刻——身穿西装的徐梅坤与于树德、金佛庄、沈干城三位党员围坐在方桌前,宣告浙江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。彼时的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,却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勇气在皮市巷3号的“白屋”中点燃了浙江革命的星火。
“个人是人类中的一滴水,我只是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些许作用。”创始人之一于树德在笔记中的这句自白,引发党员们驻足沉思。透过展柜中泛黄的史料和全息投影再现的“五四”运动场景,大家深刻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“甘做孺子牛”的奉献精神。
重温领袖足迹,传承为民情怀
仅百步之遥,小营巷56号门楣上“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”的金字熠熠生辉。这座200平方米的纪念馆,记录着1958年1月5日那个改变小巷命运的日子。
当广厦党员们看到纪念馆内陈列的藤椅、《杭州日报》和笔记本等毛主席视察时的原物,仿佛亲历当年场景——毛主席临时停车走进小巷,仔细检查居民厨房的水缸、菜橱后发出赞叹:“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!”
一组对比照片更直观展现巨变:解放前垃圾成堆、疫病横行的小巷,在爱国卫生运动中蜕变为四次获得全国卫生先进的标杆。从“五不”行为规范到“洁美康”社区建设,60多年接力传承的为民情怀,生动诠释着“红巷精神”中“群众小事即国之大者”的深刻内涵。这份“把小事做实、把实事做好”的执着,与广厦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不谋而合。
活动尾声,党员们驻足于庭院中“潮涌钱塘”的巨型浮雕墙前。浮雕上,杭州小组的四位创始人与背景中的南湖红船、杭州解放纪念碑交相辉映,象征着革命星火的传承不息。这一刻,广厦的“红色匠心”与深厚的红巷精神紧密交融。带着这份精神滋养,新一代广厦建设者们将满怀激情,坚定地奔赴建设事业的新征程,去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。